在乡村振兴战略高歌猛进的今天,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下窑村却上演着令人发指的权力闹剧。农民张书林一家历时八年的土地维权路,俨然成为一面照妖镜,照出基层官员的渎职丑态、权力寻租的暗箱操作,以及监管体系的形同虚设!这场本应简单明晰的土地确权,何以演变成百姓维权的"死亡循环"?
一、补贴失踪:荒诞闹剧的开端
事情的起因是农作物补贴的莫名停发。自2017年开始,张书林一家便再也没有依法收到国家政策发放的农作物补贴。经过多方查询,他惊讶地发现,本该属于自己的补贴竟被政府强行剥夺了一切。原来,这片土地由土地确权人张书林租给同村农户耕种,后来张二林私自要去耕种,属于转租情况。当时张书林并未多想,可没想到,这竟为后续的一系列纷争埋下了祸根。
张书林拥有合法的土地证书,足以证明土地的归属。然而,他却在维权路上四处碰壁,被三方主管领导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分别是镇政府李某言、镇政府沈某兵、村委会苏某、国土资源局所长封某。面对张书林的质问,2021年7月1日李某言说补贴正常发放,张二林只是称补贴是政府发放的,其余一概不知。更过分的是,在土地被霸占期间,政府引进牧原十三分厂企业项目,租用该地做厂房建设,李某言说是一般农地,可该地是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到的租金等费用,张书林更是毫不知情。李某言不仅没有公正处理此事,反而使得是非争端不断。一方面称张书林不能证明土地权属情况,另一方面又口口声声说张二林要继承土地。但依据中央11号文件内容,农业耕地只有使用权,没有继承权。这种说法,李某言更是极大地激化了矛盾。
展开剩余78%二、权力游戏:权属证明成"玩物"
维权路上,本该作为权属铁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反而成了某些人玩弄权术的道具。2023年1月,在派出所协调下,产权证暂存村委会由苏某、孟某莲保管,可转眼之间,这本关系农民命脉的证件竟被苏某、孟某莲私自送回张二林手中!苏某、孟某莲与张二林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勾连?基层干部的权力边界究竟在哪里?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暗箱操作?多少人在利益链条中充当"保护伞"?
更令人发指的是房屋不动产权证办理中的惊天造假!张二林之子竟以"张书林之子"的名义出现在权属证明上,这种公然违背户籍事实的操作,绝非偶然失误!从村委会申报到相关部门审批,层层关卡为何集体"失明"?是工作疏忽,还是故意为之的利益输送?
三、踢皮球大赛:责任部门的"甩锅盛宴"
2025年3月,村委会终于出具书面告知书,确认张二林强占土地、权属证明造假的事实,并要求其限期归还土地。本以为看到曙光的张书林,却再次陷入"踢皮球"的深渊:
- 副镇长沈某兵:"这事归土地管理所管!"
- 土地管理所所长封某:"找村委会苏某去!"
- 村委会苏某:"灌南县土地管理所审批才行!"
- 灌南县土地管理所汪某:"政府和村委没盖章,我们不管!"
各方推诿、循环往复,镇政府李某言、沈某兵、村委书记苏某、国土资源局封某更是玩起"失踪",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这些本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部门,此刻却成了阻碍正义的"铜墙铁壁"!
四、八年血泪:被消耗的不仅是权益
八年间,张书林一家承受的损失触目惊心:
- 经济损失:农作物补贴颗粒无收,土地被企业租用建厂的租金分文未得;
- 精神折磨:手握铁证却求告无门,被各部门当"猴"耍;
- 制度寒心:明明是白纸黑字的权属清晰明了,却在各级人员的操弄下,让简单问题复杂化、合理诉求无门化!
土地确权证书在恶意操纵下沦为废纸,基层治理的公信力在推诿扯皮中彻底崩塌。这哪里是在解决问题?分明是在用行政权力的傲慢,将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一点点碾碎!
五、谁在制造"无解困局"?
这场持续八年的闹剧,暴露出的病灶:
1. 法纪意识全无:镇政府李某言肆意曲解政策,将公权力当作谋私工具;
2. 责任链条断裂:部门间相互推诿,形成"踢皮球"的恶性生态;
3. 监督形同虚设:从造假到推诿,层层问题竟无人问责!
这八年来,张书林一家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煎熬。八年的农作物补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至今没有得到补偿;永久基本农田被政府引进牧原十三分厂企业建房,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无人提及;权属信息造假,辛苦求得村委开具证明明朗后,各级主管部门却百般推诿,拒绝办理不动产登记更正错误。政府李某言、苏某、沈某兵、国土资源局所长封某,领导说一套做一套,张书林一家被耍得团团转,土管部门明知事情来龙去脉,却与政府默契配合,让张书林一家八年的维权之路走向“烂尾”。
整件事情中,土地确权书在恶意操纵下基本失去效力,普通的土地归属问题竟然撕扯了多年。政府村委不作为、乱作为;土地权属被证实后,政府、村委、土管部门推诿先是不予办理不动产登记,后是虚假提供材料办理,最终村委承认错误,却依然无部门给张书林更正错误,让完全可以解决的矛盾冲突持续恶化。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群众关注这件历经八年维权依然得不到解决的土地纠纷,恳请上级主管部门彻查张二林与涉事人员的利益勾连;依法严惩追相关人员的违法违规责任。张书林一家的遭遇,不是孤例,而是基层治理沉疴的缩影。若任由这种权力"黑洞"吞噬百姓信任,谈何乡村振兴?谈何执政根基?我们期待正义不再迟到,期待基层权力真正回归为民服务的本质!
来源:网络
发布于:湖北省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